种质编号: | 01p7010599001354 | 作物(植)物类别: | 热带药用植物 | ||
作(植)物名称: | 其它南药 | 种质名称: | 新月蕨 | ||
科名: | Thelypteridaceae(金星蕨科) | 属名或亚属名: | Pronephrium(新月蕨属) | ||
学名: | Pronephrium gymnopteridifrons (Hay.) Holtt. | 种质类型: | 野生资源 | ||
主要特性: | 优质 | 主要用途: | 药用 | ||
保存圃(库): | 儋州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 | 收集单位: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收集时间: | 2014 | 入圃(库)时间: | 2014 | ||
资源联系人: | 王清隆 | 联系人电话: | 13518033259 | ||
联系人邮箱: | 13518033259@163.com | ||||
资源描述: | 引种自儋州纱帽岭;植株高达80-12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4-5毫米,密被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28-80厘米,基部被鳞片,向上密被短毛,禾秆色;叶片长40-80厘米,中部宽15-30厘米,阔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奇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通常3-8对,罕有更多,无柄,斜向上,基部一对较短,近对生,向上的互生;中部羽片长圆披针形,长15-30厘米,中部宽3.5-5.5厘米,短尾尖,基部圆楔形,全缘或有粗钝锯齿,上部羽片略小,顶生羽片和中部的同形,稍大,基部不对称,有长柄。叶脉上面可见,下面明显隆起,主脉上面有一条纵沟,侧脉并行,小脉斜上,基部一对联结成三角形的网眼,向上各对和外行小脉联结成近方形或长方形网眼。叶干后淡绿色,纸质,上面除沿主脉纵沟有伏贴的短毛外,其余均光滑无毛,下面叶脉仅被稀疏短毛,脉间偶有一二短毛和少量泡状突起。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小脉中部,在侧脉排成两行,不汇合;囊群盖小,上面有短毛;孢子囊体上也有毛。 | ||||
种质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