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编号: | 01p7010503001005 | 作物(植)物类别: | 热带药用植物 | ||
作(植)物名称: | 巴戟天 | 种质名称: | 巴戟天1-2 | ||
科名: | Rubiaceae(茜草科) | 属名或亚属名: | Morinda(巴戟天属) | ||
学名: |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 种质类型: | 野生资源 | ||
主要特性: | 优质 | 主要用途: | 药用 | ||
保存圃(库): | 儋州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 | 收集单位: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收集时间: | 2012 | 入圃(库)时间: | 2012 | ||
资源联系人: | 王清隆 | 联系人电话: | 13518033259 | ||
联系人邮箱: | 13518033259@163.com | ||||
资源描述: | 引种自琼海市会山镇上科村农场;藤本,肉质根不定位肠状缢缩,根肉略紫红色,干后紫蓝色;嫩枝被长短不一粗毛,后脱落变粗糙,老枝无毛,具棱,棕色或蓝黑色;叶薄或稍厚,纸质,干后棕色,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13厘米,宽3-6厘米,顶端急尖或具小短尖,基部纯、圆或楔形,边全缘,有时具稀疏短缘毛,上面初时被稀疏、紧贴长粗毛,后变无毛,中脉线状隆起,多少被刺状硬毛或弯毛,下面无毛或中脉处被疏短粗毛;侧脉每边(4-)5-7条,弯拱向上,在边缘或近边缘处相联接,网脉明显或不明显;叶柄长4-11毫米,下面密被短粗毛;托叶长3-5毫米,顶部截平,干膜质,易碎落;本种是现代中药巴戟天的原植物,其肉质根的根肉晒干即成药材巴戟天。 | ||||
种质图片: |
单位内其他资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