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编号: | 01p7010599000798 | 作物(植)物类别: | 热带药用植物 | ||
作(植)物名称: | 其它南药 | 种质名称: | 狭叶紫萁 | ||
科名: | Osmundaceae(紫萁科) | 属名或亚属名: | Osmunda(紫萁属) | ||
学名: | Osmunda angustifolia Ching | 种质类型: | 野生资源 | ||
主要特性: | 优质 | 主要用途: | 药用 | ||
保存圃(库): | 儋州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 | 收集单位: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收集时间: | 2010 | 入圃(库)时间: | 2010 | ||
资源联系人: | 王清隆 | 联系人电话: | 13518033259 | ||
联系人邮箱: | 13518033259@163.com | ||||
资源描述: | 引种自海南昌江霸王岭;根状茎粗大而直立,初生时连同叶柄被有红棕色的绒毛,后变光滑或几光滑。叶簇生,直立,柄长15-20厘米,暗棕色或为淡禾稈色,坚硬,光亮,基部以上粗约3-4毫米,叶片长25-35厘米,宽约15厘米或较宽,长圆形,钝头,一回奇数羽状;侧生羽片12-18对,长达10厘米或有时稍长,宽6-10毫米,顶生的羽片同形,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渐尖头,向基部渐变狭,柄长约5毫米,基部一对几不缩短,对生或向上为近对生,下部间隔宽达1.5-2厘米,向上渐变狭,边缘有小锯齿疏生,斜三角形,高不超过1毫米。叶为厚纸质或近革质,干后变为褐棕色或深棕色,两面光滑,幼时叶轴密被红棕色绒毛,老时几全部脱落,变为光滑。叶脉每组6条,下先出,由各枝二叉分枝而成,上下两面均显凸,达于叶边。羽片基部以上2-6对为不育,中部3-5对为能育,长达5厘米,宽约5毫米,(中部以上各对又均为不育),深棕色。 | ||||
种质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