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编号: | 01p7010599000608 | 作物(植)物类别: | 热带药用植物 | ||
作(植)物名称: | 其它南药 | 种质名称: | 华南毛蕨 | ||
科名: | Thelypteridaceae(金星蕨科) | 属名或亚属名: | Cyclosorus(毛蕨属) | ||
学名: | Cyclosorus parasiticus (L.) Farwell. | 种质类型: | 野生资源 | ||
主要特性: | 优质 | 主要用途: | 药用 | ||
保存圃(库): | 儋州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 | 收集单位: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收集时间: | 2009 | 入圃(库)时间: | 2009 | ||
资源联系人: | 王清隆 | 联系人电话: | 13518033259 | ||
联系人邮箱: | 13518033259@163.com | ||||
资源描述: | 引种自海南儋州两院;植株高60-80厘米。根状茎横走,先端及叶柄基部疏被褐棕色或淡棕色的披针形鳞片,并密生长柔毛。叶近生;叶柄长20-45厘米,基部粗2-3毫米,褐色,向上深禾秆色,光滑;叶片长30-35厘米,中部宽14-20厘米,阔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渐尖头,基部几不变狭,二回羽裂;羽片15-17对,近开展,对生或近对生,相距2-3厘米,基部一对略缩短,长约8厘米,斜向下,距上一对4厘米,中部羽片长约10厘米,基部宽约1.5厘米,披针形,渐尖头,基部平截,上侧略突出,深羽裂达1/2;裂片23-25对,斜上,近镰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钝尖头,全缘。叶脉两面可见,侧脉斜上,每裂片8-9对,(羽片基部上侧裂片有10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稍上处,先端彼此交结成钝三角形网眼,并自交结点伸出一条外行小脉和缺刻下的透明膜质联线相接,第二对侧脉伸达缺刻下的膜质联线。叶草质,干后褐绿色,上面密生极短的刚毛,下面有针状毛和短柔毛混生。孢子囊群中等大,每裂片4-5对,生于侧脉中部以上,基部一对常生于侧脉的近顶端,成熟时汇合为一;囊群盖中等大,厚膜质,棕色,被短柔毛,宿存。 | ||||
种质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