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编号: | 01p7010599000433 | 作物(植)物类别: | 热带药用植物 | ||
作(植)物名称: | 其它南药 | 种质名称: | 茵陈蒿 | ||
科名: | Asteraceae(菊科) | 属名或亚属名: | Artemisia(蒿属) | ||
学名: |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 种质类型: | 野生资源 | ||
主要特性: | 优质 | 主要用途: | 药用 | ||
保存圃(库): | 儋州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 | 收集单位: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
收集时间: | 2008 | 入圃(库)时间: | 2008 | ||
资源联系人: | 王清隆 | 联系人电话: | 13518033259 | ||
联系人邮箱: | 13518033259@163.com | ||||
资源描述: | 引种自海南;半灌木状草本,植株有浓烈的香气。主根明显木质,垂直或斜向下伸长;根茎直径5-8毫米,直立,稀少斜上展或横卧,常有细的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40-120厘米或更长,红褐色或褐色,有不明显的纵棱,基部木质,上部分枝多,向上斜伸展;茎、枝初时密生灰白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渐稀疏或脱落无毛。营养枝端有密集叶丛,基生叶密集着生,常成莲座状;基生叶、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两面均被棕黄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期茎下部叶被毛脱落,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3.5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3(-4)枚,每裂片再3-5全裂;早春二、三月采摘的基生叶,嫩苗与幼叶入药,中药称因陈、茵陈或绵茵陈,含氯原酸,香豆精,咖啡酸等,为治肝、胆疾患的主要成分。还含挥发油,幼嫩枝、叶可作菜蔬或酿制茵陈酒。鲜或干草作家畜饲料。 | ||||
种质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