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量现居世界第二,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为我国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核心支持,不仅仅关系着国家现阶段粮食的安全,更为未来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国家作物种质库于1986年10月建成,主要承担全国作物及其近缘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战略保存与供种;研究发展各类新物种资源入低温种子库、试管苗库和超低温库保存技术与标准规范,以及库存种质资源长久安全保存技术与标准规范,为新资源入库保存及库存资源长久安全保存提供技术支撑。
至2018年底,国家作物种质库已低温保存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374种作物(877个物种)43.5万份资源,以试管苗方式保存菊芋、山药、香蕉等40种无性繁殖作物(60个物种)资源537份,超低温保存苹果、桃、桑等17种无性繁殖作物(29个物种)资源623份。该库已累计向全国约1600多个单位提供26万余份农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已创建以国家作物种质库为核心的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原生境保护点相配套的种质保存完整体系,包括国家种质资源长期库1座、复份库1座、中期库10座、种质圃43个、原生境保护点205个,保存2114个物种的农作物种质资源50万余份,位居世界第二。这些种质资源库的建立为我国开展抢救性收集相关的濒危的农家种、野生近缘种、国外引进品种并进行长期妥善保存与供种创造了必要条件,为中国作物育种、种业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为满足中国种业产业迅猛发展的现实需求,2019年2月以来,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正式动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集低温库、试管苗库、超低温库和DNA库为一体的保存设施。将保存包括低温种子库110万份、试管苗库10万份、超低温库20万份、DNA库10万份在内的150万份容量的跃居世界第一。
- 浏览 7148 次